▍來源:上海證券報等 整理:遙望
上海醫藥收購康德樂中國后,就有行業研究人士向賽柏藍表示,上海醫藥和國控在兩廣地區的“爭奪戰”一觸即發。
而在上藥收購康德樂的背后,在醫藥流通巨頭爭奪的背后是上千億不容忽視的處方外流市場。
目前,國內DTP藥房規模仍處于起步階段,2015年銷售規模約80億元,2016年已超過百億元。
平安證券預測,醫藥零售渠道在2017年能夠享有的處方流出增量超過900億元,2020年市場空間約6100億元,預計處方藥將主要流向DTP藥房及院邊店,DTP藥房市場占有率將高達54%。
▍政策多重利好,DTP藥房興起
2018年2月2日,上海醫藥公告稱,全資子公司Century Global以現金5.76億美元收購康德樂馬來西亞并完成交割,進而通過康德樂馬來西亞間接擁有其于中國香港及內地設立的全部中國業務實體(康德樂中國)。
公開資料顯示,康德樂中國擁有14個當地直銷公司,覆蓋全國13個重點城市,次級網絡覆蓋322座城市,服務近11000家醫療機構,同時擁有30家DTP 藥房。
眾所周知,康德樂中國的競爭優勢主要集中在DTP藥房上。據悉,康德樂中國30家DTP藥房目前年銷售額可達6億元至7億元,單店銷售額一般能達2000萬元,是普通零售藥店單店銷售的40倍,每年服務患者數約15萬至20萬人次。
DTP藥房模式,即藥店獲得制藥企業產品經銷權,患者在醫院獲得處方后從藥店直接購買藥品并獲得專業指導與服務的模式。區別于以出售OTC藥品為主的傳統零售藥店,DTP藥房主要銷售高毛利專業藥物、新特藥、自費藥等藥品,是零售藥店的進階模式。
2017年是醫改大年,多方政策利好DTP業務的發展。公立醫院改革政策推進醫藥分家趨勢的進一步落實;各地集采招標與醫保談判品種推動藥品降價,倒逼高值藥品流向零售終端;藥審制度的改革,加速新藥的研發,也提升仿制藥的質量。根據2017年新版醫保目錄,更多獨家新藥產品、重大創新藥納入醫保目錄,極大改善DTP藥房普通消費者支付能力欠缺的問題。
在國外, 處方藥配送渠道的改變也是由于醫療政策的改變, 醫藥分開的發展, 以及減少中間商環節降低成本等。
其實,國外并沒有所謂的DTP/DTC藥房。DTP/DTC只是一種處方藥品的提供配送渠道改變,一種上游廠商的藥品配送策略改變。 為了應對政策趨勢與降低中間商環節, 越來越多的處方藥工業廠商采取了DTP/DTC的配送策略改變, 轉向直接與藥房合作,,透過藥房直接提供與配送藥品給病患。
藥房也積極尋求與工業廠商合作的機會, 以爭取廠商的進貨渠道支持, 以能滿足大量由醫院釋放出的慢性病處方調配需求。
在中國,DTP藥房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目前,除了上海醫藥通過收購康德樂馬來西亞加碼DTP藥房外,已有國藥一致、華潤醫藥等一批大型醫藥流通上市公司,憑借其品種及價格優勢布局DTP藥房。
此外,益豐藥房、老百姓、一心堂等上市民營連鎖藥房也希望借助其連鎖化特征,在DTP業務領域能夠享有終端市場的品牌效應及地理優勢。
▍藥企搶占千億處方外流市場
DTP藥房為醫藥工業提供醫藥分家后的藥品銷售渠道和稀缺的一手患者用藥信息。DTP藥房容納了醫院流出的大量處方藥購買需求,承擔了部分慢病管理職能,并可以通過職業藥師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用藥意見和專業的物流配送服務。
DTP藥房的出現,在藥品零售模式上,將會帶來新改變:
一是實現醫藥分流,有助于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二是聯合醫院、工業企業,對患者提供專業服務,能更好地指導患者合理用藥;
三是作為醫藥工業,縮短了流通中間環節,降低了患者的用藥成本。
目前,國內DTP藥房規模仍處于起步階段,2015年銷售規模約80億元,2016年已超過百億元。平安證券預測,醫藥零售渠道在2017年能夠享有的處方流出增量超過900億元,2020年市場空間約6100億元,預計處方藥將主要流向DTP藥房及院邊店,DTP藥房市場占有率將高達54%。
目前,國內的DTP藥房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上藥、國藥、華潤這類商業公司開設的DTP藥房,商業公司與工業合作緊密,在渠道上和價格政策上有比較明顯優勢,例如北京醫保全新、國大藥房、上海眾協藥店、康德樂大藥房等;
第二類是連鎖藥房開設,老百姓、一心堂、京衛大藥房;
第三類是電商企業開的,本質也是連鎖藥房,如健客網啟動線下藥房布局后也宣布了開始建設DTP藥房。
上海醫藥、國藥一致、華潤醫藥等一批大型醫藥流通上市公司憑借其品種及價格優勢,積極布局DTP藥房。
上海醫藥在華東、華北地區已擁有40余家DTP藥房,加上此次收購的康德樂中國的30家DTP藥房,公司將擁有國內最大的DTP業務。DTP藥房不僅能利用公司自有的“大健康云商”平臺,嘗試打包全國門店收集的患者數據,向企業提供有效用藥信息,還可憑借公司搭建的專業冷鏈物流團隊,保證處方藥配送的安全性。
國藥一致旗下的國大藥房2014年正式進軍DTP藥房領域。2016年,國大藥房DTP業務突破10億元,業務占比10%以上,門店數量16家。公司持續在DTP業務上進行探索,建立現代化、標準化信息數據管理系統,搭建電子處方登記系統及全國DTP數據庫,充分利用一手病患數據拓展第三方咨詢服務業務。
益豐藥房、老百姓、一心堂等上市民營連鎖藥房也在嘗試借助其連鎖化特征,在DTP業務領域有所斬獲。一心堂在2015年專門成立處方藥事業部,發展DTP品種,承接處方藥外流業務,并在2016年宣布進軍DTP藥房領域。老百姓采取直接并購門店、收購少數股權、收購公司及門店等多種并購拓展策略跨區域整合,涉及并購金額超過15億。
可見,DTP模式將是眾多藥企爭奪千億處方外流市場的重要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