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吳海東在“第三十三屆中國醫藥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透露,今年將重點做好推動國家醫藥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作、小品種集中生產基地建設、推進化學原料綠色發展、開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等四方面的工作。
此次論壇由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共同主辦,由東誠藥業、四川百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協辦,由賽柏藍科技策劃執行。
吳海東在論壇上說,制藥強國建設是我們的前進方向,是醫藥行業新的戰略目標。定義制藥強國的建設致力健康中國建設。我們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底線,推動醫藥行業高質量發展,開啟醫藥行業發展新的歷史進程。從數量追趕轉向質量追趕,從規模擴張轉向結構優化,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不斷增強醫藥行業的競爭力和創新力。
為此,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今年將著力抓好四項工作。
一是推動國家醫藥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作。
吳海東說,生物醫藥是中國制造2025的十大重點領域之一,在醫藥行業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的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醫藥行業“十三五”規劃指南已將醫藥制造業創新中心的建設放在各項工程建設的首位,目前工信部已經建成了五個國家級中心。最近集成電路和智能傳感器國家級創新中心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國家級醫藥創新中心建設工作必須加快進行。
二是小品種集中生產基地建設。
他透露,為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調動企業積極性、整合利用現有資源、集中生產小品種靠規模效益實現可持續,與有關部門研究組織開展小品種生產基地的建設;鞠敕ㄊ墙Y合藥品供應保障的需要和全國生產布局與5家企業集團建設小品種生產基地。通過支持企業開展生產技術改造、協調推動小品種一致性評價,協調解決企業在生產能耗轉移、委托生產、集中采購等遇到的問題,支持企業集中上下游優質資源,建立藥品生產供應保障聯盟到2020年實現100個品種的集中生產和穩定供應。
今年1月19日,四個部門聯合發出了關于組織開展小品種短缺藥集中生產基地建設的通知。目前已經有16個省市近20家企業向工信部表達了建設小品種生產基地的意愿。
三是推進化學原料綠色發展。
他稱,解決原料生產的環保問題已迫于眉睫。最近工信部在會同環保、發改、藥監等部門進行研究,擬定了推動原料藥產業集聚和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推進產業合理布局建設高標準集中生產園區推動原料集約化生產,提升綠色制造水平,推行綠色制藥標準等五項重點任務。工信部將充分利用工業轉型升級、技術改造、節能減排、綠色指導等資金渠道,加大綠色制藥項目的支持力度,重點發展高品質、低能耗、無污染的綠色新產品。加快綠色技術開發、推廣高效集成等綠色工藝。加快環境敏感區原料藥企業的升級改造,引導大宗原料藥向環境承載能力強的區域轉移,將綜合考慮區域能力、安全生產、區域布局、上下游產業等因素,結合國家七大石化產業基地,在沿海布局國家級原料藥品產業園區。最近一旦時間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調研工作。
四是開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
吳海東說,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承上啟下關鍵一年,從過去兩年和今年1—2月份運行情況看,主要指標穩中向好,好于預期。開展十三五規劃評估要立足醫藥行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放眼全球、抓緊追趕國際先進水平,要面向未來進行產業升級的謀篇布局。按照這樣的思路做好各項評估工作。
(本文系轉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