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7 ,FDA 一共批準了 118 個新藥品種上市。
如果新藥只是國外上市,確實代表是優秀品質,但對國內其實效益有限。3 年間,這些 FDA 新藥品種在中國的研發進展怎樣了呢?
FDA 上市品種在中國 11 已上市
通過 Insight 數據庫查看這 118 個品種之后,我們發現進度如下圖:

其中,已經有 11 個在國內批準上市了。

2017 年獲批的品種中,也有 3 個品種的臨床申請獲得 CDE 受理,8 個已經批準臨床,1 個處于上市申請中。
還有 51 個在國內還沒有申報動態
如下圖所示:



政策上鼓勵新藥進口
在 2017 年10 月,總局發布了《關于調整進口藥品注冊管理有關事項的決定》,給進口新藥開通了「綠色通道」,降低了要求。
決定中提到:
1、除預防用生物制品外,在中國進行國際多中心藥物臨床試驗的,允許同步開展 I 期臨床試驗,取消臨床試驗用藥物應當已在境外注冊,或者已進入Ⅱ期或Ⅲ期臨床試驗的要求;
2、在中國進行的國際多中心藥物臨床試驗完成后,申請人可以直接提出藥品上市注冊申請;
3、取消了申請時,應當獲得境外制藥廠商所在生產國家或者地區的上市許可的要求;
4、對于決定發布前已受理、以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數據提出免做進口臨床試驗的注冊申請,符合《藥品注冊管理辦法》及相關文件要求的,可以直接批準進口。
對于國外企業而言,如果產品療效好,又恰好是國內市場較大的重點疾病藥品,或者是國內市場空缺品種的,何不利用先發優勢搶占市場,獲得原研紅利?
(本文系轉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