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藍海,眾多藥企都要來搶了!
近日,雀巢宣布在江蘇泰州中國醫藥城投資興建的新工廠正式竣工。新工廠包含雀巢健康科學和高德美兩大業務,分別生產特殊醫學用途產品和皮膚健康產品,項目一期投資超過10億元。
而在這其中,我們必須留意到,自從去年特醫食品在國內正式啟動注冊,已經大大促進該行業的發展。
▍又是一片巨大的藍海
這是一個亞寶、人福等眾多藥企都瞄準的藍海——特醫食品。
針對特醫食品,我國最新的法規是2017年9月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申請材料項目與要求(試行)(2017修訂版)》。
實際上,自2016年7月1日《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正式頒布實施以來,業內普遍看好特醫食品市場。
此前,雀巢健康科學大中華區總裁顧欣鑫對媒體表示,“特醫食品在國外已經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有數千種產品,但在中國只有數十種產品,此前還只是作為藥品來使用,去年特醫食品在國內正式啟動注冊將大大促進行業發展,因為市場需求旺盛,所以這個行業是巨大藍海。”
據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統計,全球每年特醫食品的消費總額為 560 億至 640億元,市場規模以每年6%的速度遞增。在美國,有65%營養不良患者在使用特醫食品,英國有27%,而中國大陸只有 1.6%,消費規模僅占全球市場的1%。
所以,對于這類市場來說,未來蘊藏著非常巨大的潛力。據相關預測,一旦特醫食品產業進入高速發展軌道,市場規模將有望超6000億。
目前,特醫食品已然成為市場新寵,眾多醫藥企業也蓄勢待發,試圖從特醫食品藍海中分一杯羹。
▍最大的優勢:不占藥占比
特醫食品,是一種具有專注性和典型性的特殊醫學用途和特殊膳食用途的食品。其作用主要是滿足完全或部分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或代謝紊亂人群的每日營養需要,或滿足部分人群由于某種醫學狀況或疾病而產生的對某些營養素或日常膳食的特殊需求。
除了臨床需求外,不占藥占比,是特醫食品最大的優勢之一。
近年來,在醫保收緊、嚴控藥占比、醫院控費、限制輔助用藥等多重影響下,藥企明顯感到,在醫院賣藥更難了。在這種形勢下,不占藥占比,可以在醫院可以合法銷售的特醫食品,就擁有了天然的優勢。
據臨床醫生介紹,病人在住院期間吃什么能最快的補充營養,這大概是家屬最為關心的問題。但普通飲食離身體需要的目標量還差得很遠,尤其是病情較重等需要流質飲食的患者,不能及時補充營養就會引起營養不良,導致并發癥增加,住院時間延長,住院費用增加。為防止營養不良風險的發生,患者就需要及時補充特醫食品。
業內人士表示,特醫食品將可以通過醫生處方的形式,在醫院腫瘤、內分泌、外科、ICU等幾乎所有臨床科室應用,并且還不占藥占比。
4月26日,國家衛健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和醫院互聯網醫療服務有關情況。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明確提到,對于慢性疾病患者探索放開院外處方和第三方配送。
在互聯網+的推動下,開放院外處方,同時允許第三方配送藥物,加上如今國內越來越多的醫生、營養學家和患者都開始重視特醫食品的臨床應用,這對于特醫食品來說,是開拓市場的又一大利好。
(本文系轉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